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金庸说
TUhjnbcbe - 2021/7/10 21:53:00

他是当代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其茹古涵今之学,上及夏商,下至明清,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画金石,无一不精他贯通中西之学,甲骨敦煌、梵文巴利希腊楔形、楚汉简帛,无一不晓。

人谓“业精六学,才备九能,已臻化境”。他与钱锺书并称“南饶北钱”钱锺书先生称他是“旷世奇才”,他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季羡林先生说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饶宗颐,年生于广东潮安,出身书香名门,自学而成一代宗师。年1月,获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年12月,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年连任。获多项奖誉、荣誉博士及名誉教授衔,包括中国国家文物局及甘肃省人民*府授予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别贡献奖、香港*府大紫荆勋章,以及香港艺术发展局终身成就奖等。

饶宗颐通晓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印度语、伊拉克语等6国语言文字,其中梵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有的在其本国亦少有人精通,而饶宗颐先生以中国人,却能通乎异国“天书”。他还精通古琴和中国音乐史,中国书法、绘画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

饶宗颐治学70余年,足迹遍布五大洲,他先后在新加坡大学、印度班达伽东方研究所、法国科研中心、法国远东学院、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九州大学从事讲学或研究,学生、弟子遍布全球。

|潮州首富之子

年,饶宗颐生于广东潮安。他的家族富甲一方,家学渊源更是深厚,父亲饶锷在家乡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天啸楼”。

少年饶宗颐感觉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自己,宁愿独自一人躲进天啸楼里自学。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培养了超强的自学能力。

饶宗颐曾经自述:“我家以前开有四家钱庄,在潮州是首富,按理似乎可以造就出一个玩物丧志的公子哥儿,但命里注定我要去做学问,我终于成了一个学者。我小时候十分孤独,母亲在我两岁时因病去世,父亲一直生活在沉闷之中,但他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有五个基础来自家学,一是家里训练我写诗、填词,还有写骈文、散文;二是写字画画;三是目录学;四是儒、释、道;五是乾嘉学派的治学方法。”

饶宗颐说,家学是做学问的方便法门。要做成学问,“开窍”十分重要,要让小孩心里天地宽广,让他们充满幻想,营造自己的世界,同时要注意引导他们少走弯路。

|自学成才

“做学问是文化的大事,是从古人的智慧里学习东西。”饶宗颐朝夕沉浸于父亲数以十万计的藏书海洋“天啸楼”中,每天与书为伴,与诗为偶,16岁开始便继承先父遗志,续编其父饶锷的《潮州艺文志》,这成为他踏入学术界的第一步。

年,由著名学者温丹铭举荐,年仅18岁,仅有初中肄业学历的饶宗颐破格被聘入广东通志馆中,专职艺文纂修。他几乎将馆里收藏的所有地方志都看过,这段编纂地方志的经历,对于他后来百科全书式的学问体系构建,起到基础性的影响。

年,在中大中文系教授詹安泰的举荐下,饶宗颐被聘为中山大学研究员。当时广州已为日*占领,中山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澄江。饶宗颐决心绕道香港前往云南,不料途中染上疟疾,滞留香港。

饶宗颐后来常说留在香港是他命中的缘分,因为那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场大病,他的命运从此发生转折。

|定居香港

年,饶宗颐在一位潮商的建议下,决定移居香港,而他的家属、孩子都留在了潮州。

从年开始,饶宗颐在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16年,主讲诗经、楚辞、诗赋等,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中国的学者没有地位,直到离开港大,他仍然只是讲师,没有评上教授。按他的话说,“因为中国人没有权利讲话,英国人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好在他对身外浮名并不看重,在学术的天地里,自得其乐。这一时期,他对敦煌学、甲骨学用力最勤。与大陆学者相比,身处香港的他,不仅没有因为各种战乱和*治运动中断学术研究,甚至还可以接触到海外的汉学研究。

|超级大师

他是第一位讲述巴黎、日本所藏甲骨文的学者;第一个系统研究殷代贞卜人物;他首次将敦煌写本《文心雕龙》公之于世,又是研究敦煌写卷书法的第一人;他是撰写宋、元琴史的首位学者。这些领域囊括了上古史、甲骨学、简帛学、经学、礼乐学、宗教学等13大门类,他出版有著作60余部,论文多篇,著述万言,仅《二十世纪饶宗颐学术文集》浩浩12卷,就达多万字。

饶宗颐的研究几乎涵盖国学的所有领域,根据他自己的归纳,其著述可分为:敦煌学、甲骨学、诗词、史学、目录学、楚辞学、考古学(含金石学)、书画等八大门类。很难把他归到哪一家,他曾幽默地说,“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游子”。

饶宗颐经常说,“我来不及看书,来不及烦恼”。他风趣地把自己比作知识海洋里的“两栖游物”,“我一天的生活,上午可以在感性的世界里,到了下午说不定又游到理性的彼岸上,寻找着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个天地。越是没有人去过的地方,没有人涉足的地方,我越是想探秘。”

他写作通常是同时写几篇文章,并驾齐驱,比如说上午写甲骨文,到了下午也许写敦煌,到了晚上又是看简帛,遇到问题就放一下,等到把这个问题想通了,再继续写。

饶宗颐在书画创作上也运用了很多齐物论思想,比如说在一般人看来,临摹画和创作画是两码事情,但是从齐物论思想来说,他认为,临摹本身就是一种创作。他在临摹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构型、用笔,每一笔是他自己创作出来的。

年2月6日凌晨,饶宗颐在香港逝世,享年岁。

饶宗颐更多作品欣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金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