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三下乡走近龙舟之乡,助力乡村振兴
TUhjnbcbe - 2021/7/17 19:16:00
活动背景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灵,是民族力量的源泉。文化就像城市的一张名片,也是一个品牌,更是一个软实力,它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灵*的体现。传统龙舟文化对顺德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次调研活动通过对勒流镇龙眼村和富裕村开展走访古建筑物、参观博物馆、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深入挖掘和剖析勒流镇龙眼村传统龙舟文化的内涵,提高大学生们对龙眼村传统龙舟文化的认识,引导学生自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7月12—7月14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轻化与材料学院“走近龙舟之乡,助力乡村振兴”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团先后赴顺德区勒流镇龙眼村和富裕村开展探访优秀传统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开展龙眼村寺庙参观

第一天,跟随着龙眼村村贤梁孔升深入走访龙眼村的各个古庙,首先去的是太尉庙——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眼点睛”的场所。太尉庙里有两座毗邻的庙,分别是华帝殿和汉太尉相公庙。正门门额上拉着红棉布,上绣“汉朝太尉”四字。室内有楹联两对:“盛世龙眼扬佛法,*通人和颂神灵”,“顺景八方看游龙,德望四方开慧眼。”此“太尉”即为“周勃”。相传周勃一生忠贞谦朴,勇猛无惧,帮扶汉文帝平定吕氏。

队员们跟随梁伯的步伐,围着太尉庙绕行了一圈,重走“龙舟点睛”时龙船队伍的行进路线,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带给灵*的震撼。

04

接下来我们去了梁氏大宗祠,梁伯介绍,村内的梁氏大宗祠、吕氏大宗祠更是见证了龙眼几百年来的风云沧桑。梁氏大宗祠前身为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四世祖的“钝叟梁公祠”梁氏发新枝兰桂腾芳长茂盛,祠堂开广宇棠棣竞秀永昌隆。”走近梁氏大宗祠的大门前,一副对联首先映入眼帘。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兄弟间互相友爱,都有才华和本领,谓之棠棣竞秀。在梁伯的带领下围绕了宗祠走了一圈.,感受到了曾经梁氏的辉煌与家族团结。同样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更是要学习梁氏的这种团结拼搏精神,才能走得更长远,学习更广的知识。

博物馆参观

7月13日上午,参观了龙眼村龙文化馆,了解到龙的寓意以及龙与龙舟的渊源,并从视频上完整地观看了龙眼村“龙眼点睛”的全过程。让队员们完整、清晰地了解到如何给龙头点睛、为什么要点睛。

7月13日下午,参加了富裕幸福龙舟馆,由苏海明给队员们讲解有关龙舟手工艺品制作的过程和工作具。

访谈篇

梁孔升

一位热爱龙舟文化并一直传承着传统龙舟文化80多岁龙眼村村民。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龙眼村传统龙舟文化,本次实践团调研关于顺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龙眼点睛”。12号早上,我们请到了龙舟文化专家梁孔升和梁细婵给我们介绍龙舟的历史以及“龙眼点睛”的历史。梁孔升说“龙舟”和“点睛”,虽然大家都是划龙舟,但他们的意义、历史人物不一样。

是什么吸引你研究龙舟文化?

划龙舟讲究的是团队作战和个人的意志力,龙舟身上的那种勇往直前、坚毅果敢、团队协作的精神以及那种爱国情怀深深吸引我。这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你对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什么建议?

传承优秀的龙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也需要更多的民众传承下去,不断推广,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这龙舟文化。年轻人也可以多点亲身体验其中,可能会喜欢上这一龙舟文化。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民众的传统龙舟文化意识?

其实要想提高传统龙舟文化意识,首先得要多足够兴趣,让更多的人参与在其中,领悟到龙舟文化的精神。然后就多多宣传,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传统龙舟文化。

苏海明

从英国留学毕业归来的苏海明,在喜爱龙舟运动的父亲苏权兴的影响下,决定创建“富裕幸福”龙舟艺术工艺品牌,做龙舟工艺品,而且是高端龙舟工艺品。

其实现在有些年轻人对龙舟文化,不是很感兴趣,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传统文化产业可能对现在的年轻人不太吸引,而身边的同龄人大部分进入到快速发展的行业当中,例如开奶茶店之类的。一开始的时候我也很迷茫,也碰到一些困难,精神上和日常工作中也有许多的磕磕碰碰。不过都坚持下来了,自己慢慢去开拓,研发,与时俱进,现在慢慢地就有人欣赏,有了客户,也就有了动力继续坚持下去。

那你自己做这一行在你印象中对龙舟文化的理解是怎么样的呢

我一开始还没被家里人熏陶的时候,之前我也觉得顺德龙舟文化其实有点老土,觉得农村人才会玩的一个活动,实际上现在不是的,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企业家啊都会去体验这个活动。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参加龙舟比赛这个活动,并不是老一辈人去玩。

梁汉勇

龙眼点睛传承人。从十多岁开始,梁汉勇就是老师傅的得力助手。“我是看着点睛仪式长大的,一开始我只是辅助,有时是帮忙烧鞭炮,有时是帮忙派小礼物给队员。”年迈的师傅去世后,村里没有了点睛人,这个任务就落在了梁汉勇肩上。

你觉得现在怎样会更吸引年轻人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下乡走近龙舟之乡,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