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出花园篇丨你还记得15岁那年吗
TUhjnbcbe - 2021/8/7 19:44:00

潮汕独特成人礼:出花园

成人礼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各个民族都有所不同。

而潮汕的小孩一到了15岁则要举行成人礼:出花园。

昔年潮州民俗,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要在旧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外公婆新缝的新衣,脚着外公婆新送的红木屐,要显得潇洒成熟。清早,孩子的父母便把先准备好的猪内脏,包括猪肠、肚、肝、肾、心,煮熟成汤,并下点糖,让孩子吃下。

其寓意就是15岁了,人必须更新内脏,抛弃肮脏的东西。接着是拜“公婆母”,这是最后一次拜公婆母。

中午,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鸟蛋,共十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等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六合”;青蒜,长大后能算会除,聪敏伶俐;芹,是终身勤劳。

除拜公婆神,还要拜花公花妈。男出花园者,祭品中要有一只公鸡,女者用母鸡,要请亲族吃酒菜。

出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者的专利。

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阿奴是坐北朝南,阿奴已经成人

出花园的仪式,据《潮州的习俗》记载:在出花园那一天,要办菜五碗鸡(男孩准备鸡、女孩准备鸭)一只,蟹一碗,猪肝一碗,龙箭鱼一碗,蛋一碗和香烛银纸食品等,安放在睡床里拜公婆。

那出花园的儿童,要穿一套蓝色的新衣裳和一双新的红皮屐,去拜公婆,拜后家里就办了许多食物,其中必定要特别做一样猪肝炒葱的菜(葱谐音聪,表示吃了才聪明),叫他或她坐在一张坐北朝南的桌子前吃,吃的时候,做母亲的要跑到他或她的身旁念诀道:“阿奴是坐北朝南,阿奴已经成人”。

出花园礼俗,做法不尽相同

潮汕各地“出花园”礼俗不尽相同,如月份有的选在五月,物品有以三牲果品的,菜碗则六碗、十二碗不等,形式也不尽相同。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十五成丁,十六成人”

有些地方只给男孩子出花园,没女孩子的份;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

澄海县风俗与潮安县大体相同:要用12样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要换新衣,穿红皮屐,围新肚兜;当日要躲在房子里。

饶平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样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该县*冈镇十五岁男女,凡经算命先生卜卦而不给出花园者,仅举行简单仪式,给孩子穿新衣,另买一只猪肚子煮熟让孩子躲在门后吃,俗称“换肠肚”,然后拜别公婆神,将香炉丢弃。揭西、普宁、惠来的出花园者,当天要吃炒猪肠猪肚,并邀请小朋友于地下围着“胶掠(竹箕)”同时进食,祝贺出花园者“换上成人肠肚”,与童年告别。

揭西县出花园者之家要给亲友赠送酵粿、鸡鸭,亲友回敬布匹。当地客家的成人礼在21岁时举行,称过21岁生日,不叫加冠礼也不叫出花园。海陆丰地区也有出花园风俗。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的一种成人礼,在家乡,人们认为孩子们是生活在无忧无虑的花园里,到了15岁这天才走出花园,长大成人。

七月初七祭拜“啊婆”

夏历七月初七日,民间称为“七巧节”、“牛朗织女相会日”。但在惠来葵潭镇,人们只称此日为“阿婆生(生日)”,并相继祭拜她。
  

阿婆,相传乃古时(或曰宋代)潮汕的一位妇女,因爱惜四邻婴幼,并乐为街坊看管小孩,且在哺儿育女和调教孩子方面又有一套独特的本领,而深受大家的爱戴,美名渐渐远扬,边皇帝也很器重她。
  因当时宫中有一皇子(有说是宋仁宗)出世不久,便日夜啼哭,小生命危在旦夕,众大臣及御医们都想不出好办法,皇帝老子更是乱了套。遂张贴皇榜招募民间贤妇进宫调教医治皇子。

应者寥寥,且俱不中用。消息很快就传到这位潮汕妇女的耳中,她便决定上京试一试。因为皇太子也是人,并没有什么难调教之理,况且幼儿疾病也并非可怕。说来也是,皇太子在她的悉心护理和调教下,病也好了,人也规矩了,不再吵闹啼哭了。

皇帝老子一时龙颜大悦,便御驾亲临,想加封于她。正在喂哺护理皇子的她,不知皇帝驾到,一时慌乱了手脚,情急之下便一头躲进皇子眠床底下,顿时昏了过去。等到皇帝知晓,她已气绝了。

皇帝深为痛惜,遂嘉封她为少年儿童的保护神,主管人间婴幼儿的生命和健康,并尊敬地称呼她为“阿婆”(民间俗称为“眠床脚婆”)。

出了“花园”不用再拜阿婆

相传阿婆是在七月初七日死的,是日按理应是忌日,但民间却称此日为阿婆成为神的生日(民俗讳死)。

这一天,有孩子的家庭,便将阿婆的灵“请”至家中供奉祭拜,一直供奉到孩子虚龄十五岁,于这一天(七月初七日)举行冠笄仪式(称为“出花园”)时为止。出了“花园”也就不用再拜阿婆了。
  

阿婆的神位一般是供在孩子睡觉的眠床下。神位旁边放一颗象征胆子的鹅卵石和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祭拜时供奉一些饭团、鱼肉、粿品,纸钱及纸制“婆衣”(供阿婆用的寿衣)。

祭品逐年有所增加,至“出花园”时为最丰盛。

据说,孩子的“胆子”在这位阿婆的调教和护理一,其胆量便会与日俱增,孩子日后走出在父母抚育下如同草木芳菲的“花园”之后,到外边的广阔地方去,就不会畏惧胆怯,停滞不前了。

因此,阿婆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并不是神,而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婆妈。

南方地区的“花园文化圈”

潮汕出花园仪式疑源自福建莆田。然而出花园并非粤东所特有,在南方其他地方也有所分布。

《南越笔记》记载:"越人祈子,必于花王圣母,有祝辞云:′白花男,红花女。′故婚夕亲戚皆往送花,盖取诗′花如桃李′之义。闽南一带16岁孩子要隆重举办16岁生日,也有的称为“牵出花园”或“出花园”,和潮汕的习俗类似。

在福建莆田市湄洲岛,男子在l5岁时,要做出花园,习俗和潮州及澄海接近。男孩子用l2种鲜花洗浴,希望在一年12个月中生命如花;红肚兜里装着12颗桂圆和两枚“顺治”铜钱,希望孩子大富贵。

“出花园”成年礼俗被列入莆田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潮汕人的大部分是宋明时期从福建莆田迁徙而来,很有可能出花园这一习俗是来自莆田。

广西壮族也有"出花园"

在广西壮族传说中,“米洛甲”是一花神,也称花婆。她屋后是一座花园,人都是从这里的花转世。壮族妇女生下孩子,就要在床头墙边立一个花婆神位,再由外婆去插上一野外采来的花枝。

床头的花婆神位是孩子的守护神。孩子16岁成人礼时候要做“出花园门”仪式,宴请亲戚朋友,之后才可移走花婆神位。

广西毛南族则有“求花还愿”的习俗

他们认为有花神住在花山上,人的灵*是花山里的花,花神保佑着花山里的花,掌管着转世轮回。一旦人有了孩子便要举行傩舞等仪式还愿,有的要求子也要向花神许愿。

湖南,贵州的少数民族中也有类似的信仰

在壮,侗,布衣,仫佬,毛南族中尤为流行。

传说,人的祖先住在美丽的花林中,这座花林为四位花林女神看管。世上的人都是花林中的神花,只有经过女神同意,女人才会怀孕。

湖南常德地区的土家族和汉族,儿童在满三,六,九岁时候,要请巫师为小孩“渡花树关”,15岁前灵*在花园里。

广西京族小孩或者成人生病或出现意外,会请巫师,看主人在花园里花根是否强壮,苗族也有巫婆观花的习俗。

这些习俗在潮汕存在,如果潮汕人想与去世的亲人沟通,通常会通过巫婆,巫婆*魄进入花园与去世的亲人交流。

童谣中的《关神曲》

潮汕童谣中有一首《关神曲》就有描写。

其中的一段为“顶桥人拔剑,桥下人喊娘。前人喊娘娘勿听,后人喊娘轻轻行。借问“同身”去第块?我去花园探亲戚。踏入花园花园香,踏入*宫看亡人。踏入书房掀书册,书册看了面带红。”潮学专家陈景熙怀疑,潮汕“做冥斋”“做功德”的仪式中,“散花”程序也许与这种信仰有关,师公手捧盘子,盘中装着花型剪纸,一边唱,一边散花“散花”中,反复出现的一句唱辞,就是“今宵散了亡*花”。在潮汕,一旦婴儿在睡觉时露出笑容,老人就说是孩子的灵*正在花园里玩耍。而正在睡觉的小孩,老人会嘱咐是千万不能在小孩脸上乱画,因为此时灵*正出窍,等下灵*回来看到自己躯体的脸上被乱画,便不想回原身,小孩醒来会不象他本人。也有的夫妻有生育有问题,便可能老人告诉他花园里不干净,得去"拍花园敬"(打醮)。花公花婆出巡时,很多人为求子会去抢花。

潮汕人:从花里出生,去世变蝴蝶飞走

汉族为龙,畲族为猎犬等等。在台湾有些地区孩子在15岁的七夕时,答谢七娘妈。民间认为:孩子在15岁前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看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

潮汕也有“姑嫂鸟”传说,大意是人遇到老虎攻击,变成鸟上树,这应该是古人鸟图腾的遗存。

潮汕人认为人去世后,其灵*则会化为蝴蝶或者飞蛾,在某天会回家看望亲人。有的地方称黑色蝴蝶为“死人蝶”,是不能碰的,否则有晦气。这可能古越人蝴蝶崇拜的遗存。

华南地区的花崇拜信仰可以追溯到华胥国

在中国上古时期,“华”就是“花”,“帝”与“蒂”相通。玛雅相形文字中的“花”与“帝”为同个字。

陆思贤先生说:“华胥也即‘花醢’,今言‘花蜜’,华胥义为光华而又甜蜜的花朵,伏羲氏的母族是一枝花。伏羲一作宓牺,宓一音蜜,概有袭母名之意”。

以花为节日,以花为图腾

可以猜想,在六七千年前,也就是*帝炎皇之前,陕西有一个华胥国,他们生活在鲜花盛开的树林和平原。

由于战乱,他们一部分人南迁到华南地区,与百越族融合,成为百越的一支族群。也是壮,侗,布衣,仫佬,毛南族的先民。

又过了几千年,从中原迁徙到福建莆田,再迁徙到潮汕的过程中,和花图腾,蝴蝶图腾民族融合,形成了今日的潮汕人,而花图腾部落的出花园仪式则被潮汕人,壮,侗,布衣,仫佬,毛南族人等族群保存下来。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花园篇丨你还记得15岁那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