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中秋,印糕,拜月娘
TUhjnbcbe - 2021/8/9 15:00:00

八月十五中秋节,按照潮汕的习俗,下午要拜祖先,晚上就要拜月娘。所谓月娘,不知是月亮还是嫦娥,很温柔的称谓吧~晚上吃过饭七八点的时候,就开始拜月娘了。潮汕地区的老房子多有个露天的场地,称外埕,拜月娘便在这露天的场地进行。以前记得是要持续几个小时,现在似乎简化了,据说一两个钟就搞定了。以前一座老房子里会住着好几户人家,拜月娘的时候就几户人把供品拜在一起。在外埕摆上大桌子,上面就会堆满供品。供品非常丰富,虽然基本就是糕饼和水果类。中秋时节水果还是很多的,除去常年有的水果,柚子,林檎,红柿,石榴,柑是这个时节特有。糕饼类的会有白糖糕,绿豆糕,芝麻糕,云片糕,月饼,朥糕,豆方,豆桃,豆薄,麻薄,豆枝,豆塔,糖狮。糕类在过去多是自家制作的。在雕有各种图案的木模中填入混合好的糖和糯米粉,用力压实,最后将糕敲出来,下面垫上张粉红色的纸。敲出来的动作其实就是把填进去的糕倒出来,但是由于压的太实,所以就要敲出来了。小时候我们压过之后还要由大人再压一次的,要不会散掉。印好的糕装在个竹匾盘中让它晾着,稍迟才收起。一般大人们会说今年做多少斤的糕,是用斤论的。从许多年前我们这些小孩就不喜欢吃白糕,绿豆糕和芝麻糕还比较接受一点,因为白糕除了甜就没其他味,而另外的那两种还好些。已经很多年没有印过糕了,今年妈妈应该不印糕了吧。月饼,潮汕的月饼是一种薄薄的中间有个红印,周围撒满芝麻的饼,好甜,潮汕特有,约5cm的半径,1cm那么厚。朥糕是一种也是很甜但挺好吃的小吃,软软的,又以我家附近的那家为好吃,^_^。豆~是指花生和麦芽糖结合的一种甜食。这种多数人是到市场上买的,但是小时候在外婆家看过舅舅他们在做。大概制作这些豆~需要动作很快,印象中很多人在很匆忙的做豆桃和豆方。糖狮应该都是有专门的家庭作坊在做了拿出来卖,大大小小一系列的糖狮,很雪白的。《潮菜天下》中有图片和文字说明糖狮是怎么制作的。除了月饼,柚子是中秋的另一象征。拜月娘的柚子会选那些留着蒂的,然后在蒂周围贴上一张红纸。吃柚子是一种分享的快乐。特别记得跟外公或老妈一起吃的时候,坐在他们身边,等着他们把柚子剥皮,一种很期待的神态。柚子皮会挂到屋檐下,晒干了就可以在牙痛的时候治牙痛。小时候很喜欢拜月娘。小孩子会在拜月娘的那天下午就屁颠屁颠地特意跑去文具店买本子和笔等文具,晚上摆在供桌上拜月娘,这样就能读书聪明了^_^。还有就是那天晚上可以比较晚睡,几家人的小孩聚在一起,很热闹,看着供桌上琳琅满目的供品,那红烛上的光闪得很亮。中间会摔那个所谓的“杯”――两半木头,如果是一开一盖,即为胜杯,就会刮一点香灰在一张红纸里,称为仙丹,月娘赐的。就着茶喝下去,就会心想事成拉。小孩读书聪明,大人生意顺利,哈哈,多年没在家拜月娘,不知现在还有家长玩这个没有,想想小时候怎么那么好骗呢?!无奈,不过,嘘,说小声点,别让老妈听见,等下要怪我对神明不敬,呵呵,她大概经常会无奈于我对神明不敬吧!大一之后就没有在家过过中秋,没看过拜月娘的情景,估计现在拜月娘是没以前那么热闹了,现在人们玩儿的选择可以多过以前好多,而且现在的我也不是从前那个小孩,哈哈,所以假如现在过中秋也会失望于拜月娘没了以前的味道。不过,不管怎样,越是长大,越是怀念以前的热闹和快乐。外婆离去不久,却碰巧怀念以前在外婆家拜月娘的情景。外婆今年的中秋不会孤独的过了,愿她从此快乐。从不快乐中解脱,也是快乐的开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印糕,拜月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