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随笔专栏出花园记
TUhjnbcbe - 2021/8/11 23:34:00
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jzkbdfyy/140119/4329398.html

出花园记

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种习俗:当男孩或女孩成长到16岁时,家长们会为他们举办“出花园”仪式。在当地人的心中,未满16岁的孩子是生活在“花园”里的,由“公婆神”庇护。孩子太小时,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都不够强健,没法独自生活。而孩子能不能长大成人,全靠公婆神的恩赐。当他们年满16岁,便可以脱离公婆神的掌控,走出“花园”,独自生活。生活在“花园”里的孩子每年七月七要祭拜公神婆,以求神赐,健康成长。而“出花园”的孩子已经不在公婆神的庇佑之中,以后的七月七也就不再祭拜她了。

我从没亲眼见过什么公神婆,只在庙里看过她的像。长辈说她是庇护我平安成长的神仙,不过我自认为我的成长与她毫不相干。这泥人既没有给我做过饭,又没给过零花钱,反而要我家人出钱给她烧高香。而这家伙在长辈眼里,可是法力无边的大神仙。要是有人对这泥人有但凡一丁点冒犯,好像这人便要当场血溅三尺,暴毙身亡。像“出花园”这么重要的日子,长辈们自然不敢怠慢。对我来说,“出花园”无疑是令人愉悦的,因为前来贺喜的亲友会带来比他们本人更讨人喜欢的红包。

“出花园”日最重要的仪式,是“谢神婆”。不过在那之前,还有些繁琐的事项。清晨,母亲为我准备12种花卉泡水洗澡,用来洗去孩子气。姥姥给我在腰上系了个白肚兜,兜里装上12颗龙眼和两枚龙银元,再穿上白色的贴身衣物,寓意“腰肚白白,肚内明白”,最后穿上红色的外衣和红木屐,就可以去谢过神婆了。我讨厌这些冗长的仪式,但其中的新鲜感却让我很兴奋。

谢神婆时,我跪在神婆像的面前,照例念出一段颇冗长又十分必要的话:天地父母,花公花妈,众神公,佛祖公,观音菩萨,吉祥如意。今日孙儿出花园吉日,佛光普照,神恩保贺。孙儿出花园顺利,身体健康,读书聪明,学业有成,金榜题名,步步高升,到结婚生儿育女事事顺。

囫囵念完后,我就把这话忘的一干二净,随后被拉上了餐桌。桌上有道重要的菜是用鱼肚和鸡肠做的,为的是出花园的孩子吃掉以后“有肠肚”,不再做一个傻吃闷睡的小孩。鸡肠很有韧劲,不太好嚼开,而鱼肚吃起来好像海蜇,有点脆有点鲜味。桌上还有些其他见过没见过的菜。我记得那天吃的很香。

出花园这一天,是我作为小孩子的最后一天。我可以名正言顺地干任何事情,什么人都不能反对。不过在这一天和之前的每一天里,我的生活都少有遗憾,于是这短暂的特权并没有给我带来额外的快乐。在大人的期许里,好像过了这一天,我就会来个大变样,从一个只会没事呵呵笑的傻小孩变成一个精明成熟的大人。显然事实并非如此。上数学课我还是打不起精神,碰到喜欢的人仍然有些扭捏造作,不敢上前搭话。父母也仍然嫌弃我的懒模样。经过了多年之后,我才明白:所谓“出花园”只是向旧日子告别的仪式,和新时光开始的典礼。一个新身份的建立是缓慢的,但小孩和大人之间的界限从来都是不清晰的。经历过漫长的岁月,一个孩子才能慢慢走出花园,走入市井接受考验,成为独当一面的大人。

有些人永远不想走出花园。他们将在公神婆的庇佑下做永恒的少年。至于做一辈子少年的滋味如何,就另当别论了。

作者:宗翔宇

投稿方式:随感而发,笔下生花——随笔专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笔专栏出花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