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潮汕木雕
TUhjnbcbe - 2021/8/17 10:46:00
年元旦节,疫情前夕。重庆到广州,珠江新城,逛广东省博物馆。地中海早期文明的饰品展,珐琅展,潮汕木雕展。很新鲜,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潮汕木雕背后,有渔民文化,雕刻着鱼篓、螃蟹、虾;有宗族文化,祭祀先祖的木龛。木雕分为四种。圆雕,拿在手里把玩的小动物、小和尚,一般都是叫圆雕;通雕,作品中有镂空的,这种最难;浮雕,图案突出于平面;沉雕,图案凹陷在木头里面。潮汕是华南很有特色的一个地区,主要包括潮州、汕头、揭阳。这个地区没有计划生育。八零九零后,罕见独生子女,多则五兄弟姐妹,少则三个。潮汕人有着强烈的、世俗的家庭文化。他们重视后代,重男轻女,男性在外挣钱,女性照顾家里。“要娶当娶潮汕女;嫁人莫嫁潮汕男。”这是读大学时候,听潮汕学长说的。即使这个地区赤裸裸的重男轻女,我遇到过潮汕女性,都非常优秀。学生会会长,社团的部长,拿奖学金的同学,优秀的同事,处处有潮汕女性的身影。工作中,有个潮汕女同事分享她小时候的故事,她说:“我爸从小就明确的告诉我,家里不管有多少钱、多少财产,都没你的份,都是你弟弟的。你自己的未来,要自己努力,找份好工作,嫁个好婆家。”她说这些的时候,没有抱怨,没有愤恨,非常平和,讲笑话一样。对这个地区充满了好奇,一定要去看看。汕头,大街小巷,并没什么区别,全国统一。菜市场,很不一样,有很多海鲜。刚好路过一家潮汕木雕的店铺,停下来,进去逛逛。不像博物馆,都是有年头的珍藏品,是老物件的味道。进到店里,浓烈的樟木气味扑面而来。樟木纹理细腻,木质重且硬,适合雕刻;香味浓郁,防虫防蛀、驱霉防潮,适合保存。店里有两位师傅在雕刻。一位是老板,称呼为陈师父,在雕刻葡萄,寓意人丁兴旺、紫气东来。一位是学徒,称为大叔吧,雕刻桃子与喜鹊。主位还有一大块图案复杂的梅兰竹石,是老师傅的作品,他没来。店里陈列着许多木雕成品,繁复而精美,国画风的花鸟为主,牡丹、荷花、兰花、银杏……大件大都是老师傅和同伴们雕的。陈师父说,这些木雕不可能一个人完成,有分工的,“一个师傅负责根据图纸打模,一个师傅进行粗雕,再一个师傅进行精雕。完成一个好的作品往往耗时几个月。让一个人那么长时间对着同一个物件,那还不烦死。就跟天天让你吃同一个菜一样。”看着桌上大大小小几十把不同的刻刀,我赞同的点点头。当学徒的这位大叔看着也不年轻,他说:“前面两个步骤是比较有意思的,刚开始,新鲜的图案,大刀阔斧的下手。雕刻到后面,功夫越来越细,越来越费时间,东西也看腻了,也更难坚持了,所以换个人来弄。其实干大多数事情都是这样,开头的工作既有新鲜感,又有趣,后面的工作,就是一点点精雕细琢,进展缓慢,审美疲劳。所以啊,认清这个事实之后,我们才更应该在后期遇到阻碍的时候,坚持下去。”非常赞同。我问陈师父:“您是什么契机进入这一行呢?子承父业吗?”陈师父回答:“不是,是后来拜的师父。最开始做家具。整天做那些东西,无聊得很,做腻了。木雕跟家具都是和木头说话嘛,就拜了师父,没想到坚持下来还做得不错。师父也老了,我就接手了这个店。”我认识的大多数人,学会一门手艺之后,都是一辈子就着手艺吃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少有愿意更上一层楼的。我对陈师父说:“您的经历真了不起。”陈师父说:“这有什么,不还是混口饭。”  陈师父话不多,用刻刀打磨眼前的葡萄,虔诚而专注。问啥说啥,回答简短。仿佛是天生来做工匠人的。我告诉陈师父,在广东省博物馆看了潮汕木雕的展览,所以专门找当地的想看看。我说,展览上的艺术品和店里的不太相同。这时,寡言的陈师父才展现出了一些情绪上的起伏,好奇的想知道,不同的木雕是什么样的。给陈师父展示了螃蟹篓子,他看完,说这个很难雕,但是很好看。又转头问大叔,大叔说:“我是业余来学这个的。”我问:“您学了多久了?”大叔答:“一年多啦。最开始雕刻那种小的摆件,慢慢的提升难度。这个是目前最难的一件。”新作品上还贴着白纸打印的原图,正在打模。我问:“那您为啥来学这个呢?”大叔答:“生活呢,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工作后,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回到家,不是电视就是手机,那样的日子多枯燥。如果有个爱好,一来可以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疲倦,二来能够生活增添色彩。”我说:“嗯,很有道理。有个爱好,对生活很重要。”彼时,我还没有真正捡起写小作文的爱好,也差点放弃了彩铅。我继续厚着脸皮问:“那您的全职工作是啥?”大叔说:“早些年当兵,后来退役了,分配到这里当公务员。”我说:“我也想考公务员,可惜没考上。”其实不考公务员,考别的,为了聊天,强行考。大叔说:“那好啊,不过一定要边工作边考。考公务员,不仅仅是纸面上的题目,更是生活中的经历。经历多了,体会多了,写申论什么的,自然而然就有内容了。”大叔建议:“找个工作。有的人脱产考,考很多次考不上,有的人边工作边考,指不定就考上了。有工作也有份收入,不那么焦虑。”虽然不考公务员,不得不赞同这个观点。公考题考察的是人基础能力。基础能力源于个人经历。大叔很会把握聊天的节奏和分寸,看日头高照,他问:“你们去过哪里玩啦?”我说:“刚来,逛了菜市场。”大叔推荐:“去逛逛‘小公园’吧。那里有一些民国老建筑,有展览,是我们这里特色。中午了,我也该回家吃饭啦。”告别陈师父和大叔,去往小公园。在小公园,遇到一个店铺。卖一些木制品。小木雕,木梳,木簪……收银台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木雕兰花。是老板雕的。老板看起来很年轻,二十来岁。看来,在潮汕地区,木雕文化传承得不错。买了一个沉雕卷云纹木梳作纪念。潮汕,这个地方,还会再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潮汕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