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花园
七月初七
我们都知道
七月初七情人节也就是陆丰传统习俗“出花园”
那么你是否知道「出花园」习俗究竟是因为谁呢?
我们先以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出花园」
▽
潮语动画《出花园》
旧时多数人家的眠床底下都供奉“阿婆”,谓阿婆是保佑小孩平安成长之女神。农历七月初七为“婆生”(“阿婆”生日)。陆丰人认为,未成年的孩子一直是生活在阿婆的“花园”里的,所以此日大凡年满十五岁的少男少女都要敬拜“阿婆”,走出“阿婆”的“花园”而自立成人,俗称“出花园”。从此,孩子就算跳出了花园墙,告别了花香鸟语、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又懵懂无知的童年,真正踏上人生之旅。十五岁“出花园”是当地孩子进入成年的标志。陆丰人出花园仪式的过程相对而言要简单些:在眠床下“阿婆”神前放置一大竹葫,葫中摆上几碗红圆和饭菜,葫边放一双红皮屐。出花园的少年在其母亲或女性长辈陪同下跪拜“阿婆”之后,坐进葫中与“阿婆”分饭。饭毕,该少年步出竹葫穿上红皮屐健步走出去。小知识
相传,出花园“穿红木屐”和“咬鸡头”的习俗,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小时候的故事。据说,林大钦自小聪明伶俐天资过人,但家境贫寒买不起鞋子,便穿着红木屐去上学。放学回家路上,遇到一位老者抱着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贴着对联的上联:“雄鸡头上髻”,留下红纸求下联。很多人对不上,林大钦站了一会儿,就随口说出“牝羊颔下须”。老者大喜,将公鸡送给林大钦。林大钦抱着公鸡回家,父亲很高兴,暗自称赞孩子有出息,便将公鸡宰了,煮熟后把鸡头奖励给林大钦,并勉励他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后来,林大钦果然中得状元名扬天下。自此,就形成了出花园的孩子穿红木屐、吃鸡头是好兆头的习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传统观念的改变,“出花园”仪式已逐渐被简化,但在部分乡村地区仍保留着相对完整的传统仪式。来源:陆丰宣传文化网、《陆丰县志》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民俗-喝茶的“叩手礼”
民俗-陆丰民间传统禁忌
民俗-挽面
陆丰人自己的老*历
火热预售中
点击下方小程序购买↓
转发,点赞,在看,安排一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