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宋玉明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年12月28日——年2月19日
展览地点:宋文治艺术馆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县府东街12号)
主办单位:嘉定区文联、安亭镇人民*府、太仓市文广新局
承办单位:陆俨少艺术院、宋文治艺术馆、深圳美术馆
策展人:王漪、宋珮
秋山浮云70×80cm年纸本设色
太仓位于娄江之东,古称娄东。历代名家书画辈出,素有“书画之乡”之美誉。近现代更是涌现出了朱屺瞻、宋文治两位艺术大师,在当今美术界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作为宋文治先生的次子,宋玉明先生年出生于上海安亭。年幼时即随其父母离开安亭去了南京,随后迁至深圳。年12月太仓市人民*府为其父亲宋文治先生建造“宋文治艺术馆”,先生每年更多地都会回家乡走走看看,尤其是对家乡的文化事业给予了诸多关心。
樵山人家70×80cm年纸本设色
春居70×80cm年纸本设色
宋玉明先生虽然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大家,但对家乡始终充满感情,在他的作品上我们也常能看到他为了纪念父亲钤上“今朝更好看”的同款印章。先生不但是一位卓有影响的美术家,历任深圳画院、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深圳美术馆馆长,深圳市*协画院副院长,还特聘为江苏省南京画院艺术顾问等职,主导和参与了众多文化建设和文化工程,为深圳的美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家乡人,我们也为此深感自豪。
云曦40.5×31.5cm年纸本设色
泉水人家60×50cm年纸本设色
本次展出的作品,是宋玉明先生的倾心之作。先生秉承了娄东画派的儒雅、清新、细腻的传统外,还选择吸收外来文化艺术中适合自己的营养,充实和发展自己的艺术内涵,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的、当代的中国画样式。细观本次展览画作,先生立足当代真实生活,不仅强化了传统绘画的色彩表现力,更为重要的是继往开来,赋予自然山水以生命和情感,从而形成工整细腻、清新秀润而不失沉厚大气的画风,呈现出新时代的绘画意蕴。先生还大胆地将都市风景融入画中,长达十几年的探索中,他形成了独特的都市风景的绘画语言,在艺术界独树一帜。先生无愧是“娄东一脉”在当代艺术创作的中坚力量。
玉龙雪山70×80cm年纸本设色
香江夜色60×40cm年纸本设色
今年也是宋玉明先生第一次回家乡举办他的个人画展,我们感到非常高兴。画展为家乡人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欣赏的机会,我们衷心感谢宋玉明先生对家乡的眷恋和关爱。
潘井亚江苏太仓市文广新局局长
深圳大梅沙80x70cm年纸本设色
台北淡水鱼人码头80×70cm年纸本设色
香港浅水湾70x80cm年纸本设色
“名家
短评
”节选
国务院参事、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
宋玉明的创作主要分为重彩山水和都市水墨两大类,这两个题材是并行的。从他的创作中,我们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求变的主动。因为对传统的深刻认识,玉明把创作与自我心性的修炼紧紧地合于一体,不急于刻意寻求某种固定的程式与风格,忠于内心,随性而为,不贸然求新求奇。
他的重彩山水由父亲宋文治的画风发展演变而来,画法上选择契合自己心性的古法学习,博众家之长,勾线、皴擦及图式上有宋人遗风,泼彩施色在参照传统的同时,又加入了现代的理念,特别是借鉴吸收了张大千的泼彩画法,但又将张大千的玄妙灵透融入了博大雄浑。他正不遗余力地进行着传统山水画现代呈现方式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玉明在这一过程之中并没有去刻意追求所谓传统、古意的某些符号,而是以现代人的视角观察、呈现自然山川的景致,并大胆加入了自己的一些主观感受,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整细腻、清新秀润而不失沉厚大气、富丽华美的画风。由此可以看出,玉明骨子里具有一种内秀、清朗、开拓型气质。
他的都市水墨中,几乎保留了传统山水画的所有元素,没有被钢筋水泥外在的生硬死板所局限,用心体察生存着巨大人群的都市生动、灵性的一面,将自然山川的鲜活灵妙机巧地引入到都市水墨的创作之中,把高楼当做山水来表现,画感觉,画印象,泼、渍、勾、染等传统技法灵活运用,都市景观被他画得灵透奇幻,气象万千,我们从中甚至还能读出一种米氏云山的“墨戏”风味来,丝毫感觉不到现实的嘈杂与忙乱,这代表玉明具有超越常人心境。
日本京都古城53×45cm年纸本设色
日本箱根70x80cm年纸本设色
深圳文联名誉主席、深圳画院院长董小明:
元赵孟頫云:“作画贵有古意”。卧游于玉明的山水之间,确感故意犹存。这为当今许多青年作画者疏忽之事,却正是玉明山水画的十分可贵的特色。玉明是山水画大家宋文治先生之子,家学渊源,又得前辈大师陆俨少先生等亲手指点,起手甚正,体涉古今。其画中存古意实得益于此。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是玉明作品的又一特色。玉明的这一追求则是融会在他师古师造化的探求之中,兼学各家传统,以写生入画,以自己的感受、情趣和审美爱好创造作品而自见面目。故玉明的创新沉稳、自然,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和流于时弊。他的每幅画作都是对传统的学习和运用,而又着力溶入他自己的语言,凡溶入之处都求真求妥,变化清微,天趣溢出。在描绘深圳景色的新作中,更于构画、赋色、用笔多方面大胆运用了自己的语言,显露出其能去因袭窠臼之陋而有洗条窠臼的勇气和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玉明画中新意还得益于他西画水彩的基础。一个年轻画家的山水创作能兼得古意和新意二者,实为难得的长处。
突尼斯凯鲁万市53×45cm年纸本设色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尚辉:
宋玉明从金陵画派的新传统跨越到城市表现的积彩拓墨画法,既体现了现代化城市对于变革传统的时代诉求,也体现了他移居深圳后这座新兴城市文化对于他的深刻影响。毕竟,连续数届的深圳水墨双年展对于水墨在跨文化中重要作用与表现方法的突破,都给予他以至深的思想开拓。这表明,城市山水画已不单纯是用中国画表现城市的命题,而是其中能够蕴含多少城市文化观念与城市审美的方法,宋玉明对于城市山水画的探索,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对城市现代文化的思想融含性。而不拘谨于城市一砖一石、一街一道、一房一楼的描绘,着眼于发挥水墨与彩墨表现的自由性,抑或体现了人性、自然与现代城市共同作用的现代生活方式与人文理想。的确,纯粹用中国画或水墨画来探索城市的现代化景观表现,也许只是浅层次的审美需求;而只有当把山水画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表达植入城市现代化的审美诉求时,城市山水画才能真正凸显出其深刻的美学价值。这正是我们从宋玉明的作品里能够读解到的他对于城市山水画审美理想的一种勾画。
突尼斯苏市康塔维海滨53×45cm年纸本设色
国家一级美术师、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著名艺术评论家鲁虹:
在山水画创作的同时,宋玉明并没有简单地运用西方现实主义的绘画方式去改造传统的青绿山水的艺术程式。恰恰相反,他从不以各种自然环境——如山体、房屋、树木等等的精细写实刻画为能事,而是有意识地使画面带有浓重的装饰意味和全新的程式化倾向。在他看来,以线为表现主体的青绿山水样式,本身就具有装饰性、抽象性、二维性的特点。如果简单地以三维性的西式写实方法去改造传统的青绿山水就会把作品弄得不伦不类。应该说,这种努力的成功得益于他做过多年的装饰设计工作。而他的独到之处是:在合理借用西方平面构成的知识时,又十分强调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所以他的画既是现代的,又是中国的。
耶路撒冷印象70x80cm年纸本设色
江苏省国画院著名书画、评论、鉴赏家萧平:
在深圳,看到了他的一批新作,给我的总印象是“同归”——对于山川的回归,对于自然的回归。从形式到内容,都让我隐约感到画幅中呈现出流动不息的气韵。然而,仅仅回归一词是不准确的。温故而知新,应该是前进发展的正确法则。玉明的“回归”,其实是借助熟悉的形式内容进行全新的尝试和探索。
色彩感,正是他这批新作的特点。大面积的泼彩结合流痕、勾勒,造就整体画面的氛围,种种流渍、肌理形成的奇妙的情状,配合钩、皴、点、染,具体的境界便在变幻飘渺间现于画面。色是重而突显的,或青或绿,或红或紫,或似雨后的鲜活,或如雾中的迷茫,或为轻云笼罩,或被霞光辉映——画面上一组屋舍、村落,轻舟便是江流,丛林覆着山岩,群鸟翔于云空——大自然的雄奇灵秀,大自然的莫测变化,宜远观亦宜近品,它是江南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合体,做到了新时代的雅俗共赏。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60×50cm年纸本设色
印度斋浦尔王宫79x69cm年纸本设色
宋玉明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协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深圳美术馆名誉馆长、深圳市*协画院副院长、深圳大学客座教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江苏省南京画院艺术顾问。
原创美文
艺文生活
苏州艺术志微店穿越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