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身边有几位潮汕朋友,
那么对于他们有事没事,
随时喊上你一起粘胶水吃爹的习惯,
你应该早就见怪不怪了。
在闽南语系方言里,
“胶己人,呷爹啦”
就是喊自己人喝茶。
DARGON工夫茶潮汕人来上一杯的习惯,随时随地,随兴所致。这里来的一杯不是酒,而是潮汕人走到哪儿,就存在于哪儿的潮汕工夫茶。潮汕工夫茶众所周知,潮汕人喝工夫茶,
自有一套专属的严谨标准。
从茶具茶叶的挑选,
泡茶水源的烹煮,
敬茶品茗的要求,
到招待客人的礼节,
无不透露着独特的潮汕风格。
所以,即便你是个门外汉,
只要在旁观看过一次,
事后大致也能讲出个一二来。
SUMMER大暑至;大雨行;三杯茶。泡茶要讲究潮汕人泡潮汕工夫茶,
茶壶、茶杯、茶盘、茶垫、
水瓶、泥炉、砂铫都是不能少的,
条件允许的话,他们还会找来榄核碳。
这些茶具乍听之下,
好像跟普通茶叶店看到的差不多,
但潮汕人自有潮汕人的标准,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
要多“小”呢?比方说标配的三只茶杯,
每一只只能有半颗乒乓球般大小;
茶壶,要是特别小的水平壶,
一泡茶只能斟至三只茶杯各七分满的标准;
每煮一次水,
砂铫上的水只能够泡一泡茶;
……
诸此种种,都体现着潮汕人对细微工夫的执着与讲究。
工夫少不得将水瓶的热水倒入砂铫中,
放于泥炉上烧沸;
提起砂铫用沸水淋壶、洗杯;
往砂铫中再注入热水,
再次烧沸后,纳凤凰单丛于壶中,
提铫高冲,刮去茶沫;
茶汤出壶,斟至三只茶杯中,再次烫杯;
砂铫注水烧沸,冲泡,出汤,
提壶顺时针将茶汤斟至三只茶杯中,
直至最后一滴茶汤落入其中一只杯中为止。
泡/茶此时,三只茶杯中的茶汤刚好七分满,
剩余三分,那是情分。
潮汕人喝工夫茶,
街头巷尾都这样,
无需公道杯。
几个热水瓶、一套砂铫泥炉、
一个小茶壶或小盖碗、三只小茶杯,
不论来的客人有多少,都只用这三只小茶杯。
敬完长辈到晚辈,敬完客人自己喝,
喝完一杯主人用开水一烫,
趁着余热再斟一杯递给下一个客人。
潮汕人管这种传统叫“食nuá烧康挂”,
大概意思是:
“只有吃了彼此的口水,今后才会彼此牵挂”。
食nuá烧康挂这就是潮汕工夫茶最独特之处,
也是潮汕人走得再远都无法割舍的故乡情结,
更是一种流淌于基因血脉的文化传承,
传袭在每一代潮汕人中。
小剧场
大师:今天我来传授几招潮汕工夫茶泡茶招式,请大家记好了:
#夏天的茶艺#第一式,乌龙入宫;
第二式,悬壶高冲;
第三式,重洗仙颜;
第四式,关公巡城;
第五式,韩信点兵……”
吃茶群众:“停停停!这是什么*?”
*以上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工夫·练起来记住:
要是在一个地道的潮汕人面前这么“作”,
难保不会被请出大门并从此被列入黑名单中。
所以,以上情节且看且放空,切勿模仿哦!
THEEND茶学小知识文字:安吉编辑:土逗图源网侵删七月茶词岩茶台湾乌龙凤凰单丛历烹荼尽具,谁家小猪金屋藏娇?史武夷茶事:各朝诗人茶山文七月读书:喜茶者的找茶指南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