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充分发掘和弘扬优秀文化,讲好揭阳故事,展现揭阳风采,助力推动揭阳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和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由中共揭阳市委宣传部指导,揭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揭阳市美术家协会承办,揭阳市青年美术协会协办的“难忘乡愁”揭阳市美术作品创作大赛展,于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在西湖美术馆举行。现将获奖作品(分四辑)进行线上展览。
金奖作品展示
1
书院巷陌
作者:许为邦
许为邦,年出生,籍贯揭阳。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揭西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棉湖书画学会会长。
创作感想
我深爱我的家乡棉湖,典型的潮汕古镇。最让人魂牵梦萦的是云湖边上的兴道书院,集家乡英才而教之,名人辈出,报国兴邦,一批革命前辈在此运筹帷幄,留下了历史光辉的一页。悠长的书院巷子,烙印了多少前贤先烈的足迹,弥漫着久远的书香风雅,使我有表现它的艺术冲动。《书院巷陌》釆取了中国画深远法构图,运用水墨韵致和线条变化,表现如真似幻的记忆图象,以勾起赤子浓浓的乡情,游子淡淡的乡愁……
2
双喜图
作者:黄少冲
黄少冲,年出生,籍贯揭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揭阳第二中学美术教师、揭阳市青年美术协会理事。
创作感想
《双喜图》作品灵感来源于北宋画家崔白绢本《双喜图》,画中传神地刻画了野兔受灰喜鹊惊扰回神凝望的瞬间情状,生动又极富自然气息,深深吸引着我。本次创作我以自然而坐、怀抱青狮玩偶的小女孩和嬉戏的喜鹊形象结合再现这一生动瞬间,女孩休憩的“静”与喜鹊扑腾的“动”相映成趣,具有戏剧效果。作品再现了我记忆里故乡的童年生活。
银奖作品展示
3
双燕
作者:詹少伟
詹少伟,年出生,籍贯揭阳。现为揭阳美术协会深圳分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大芬美术产业协会副会长。
创作感想
作品取名叫《双燕》,表达潮汕人无论去到世界哪个地方,都会回来看看家乡和亲人,这份乡愁也就寄托在祠堂,祠堂是中国人、潮汕人的根。作品取名叫《双燕》,也表达两个人共同努力、共同合作,比如兄弟同心闯天下,或者是夫妻同心同德共同经营一个家庭。燕子都在春天就来,也表达新的开始,新的希望和契机。
4
潮风
作者:林石川
林石川,年出生,籍贯揭阳。自幼跟随祖父林逸先生学习绘画。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揭阳中国画院副院长。
创作感想
清早起来打一盆水洗脸,逢年过节祭祖点燃油灯盏,给小孩置办竹编花篮庆祝“出花园”……
潮汕洗脸架、铁脸盆、竹编花篮、油灯盏都是传统的潮汕风物,随着年纪渐长,背家离乡以及时代的变迁,对传统习俗的淡忘,家乡的传统风物正在逐渐成为记忆,但无论何时何地,一物一味都会勾忆起在外潮人思乡念亲之情。
5
揭阳进贤
作者:杨两标
杨两标,年出生,籍贯潮州。现为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揭阳画院画师。
创作感想
揭阳是潮汕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孕育着独具魅力的岭南文化。历朝历代人材辈出,文化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鼎盛,处处无不表现出深厚的文化背景。
古建筑进贤门是揭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揭阳耀眼的一张名片。它是揭阳招贤士、纳俊彦的文化象征。很久以来,就有画揭阳古迹的欲望。进贤门是我选的题材,于是我一点一线、一笔一墨画下了“揭阳进贤”。为了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画面的下半部我画了怒放的英雄花(木棉花)作为称托,其内涵是对揭阳的歌颂。它,也许能唤起阔别家乡游子的一缕乡愁吧。
铜奖作品展示
6
乡愁记忆碎片
作者:郑泓
郑泓,年出生,籍贯揭阳,供职于揭阳市公安局榕城分局。现为“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画家、揭阳市青年美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揭阳画院理论委员会委员。
创作感想
我创作的作品《乡愁记忆碎片》,是以揭阳古城以及潮汕地区建筑为主要素材对象,采用新的手法进行尝试与探索,试图打破传统的表现形式,以画面构成为主要导向,从本土传统元素中进行抽象,体验板块连接的过程,从而生成符合自己审美意识的视觉图像。
7
岭南水城
作者:李贤彪
李贤彪,年岀生,籍贯揭阳。现为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揭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揭东区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创作感想
家乡揭阳“岭南水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此次创作围绕揭阳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展现我大美揭阳:依傍榕江、黄岐山,从揭阳学宫到进贤门,再到揭阳大桥……展现一个美丽的揭阳,右侧揭阳新八景更加丰富画面,充分展现古城揭阳的活力和魅力。
8
艺坛三耆
作者:吴培标
吴培标,年出生,籍贯揭阳。现为揭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榕城区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揭阳中国画院艺术顾问。
创作感想
揭阳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享有“国画之乡”的美誉,涌现出众多卓有成就、造诣颇深的书画大家。作品《艺坛三耆》敬为揭阳书画前辈林受益、郭笃士、白丁三位先生造像,表达了对老一辈揭阳书画大家的崇高敬意和深深怀念。同时,以此祝愿揭阳书画艺术扎根文化沃土,不断传承发展,让更多人“看到揭阳书画,便记住了乡愁”。
9
中华文明
作者:徐铁
徐铁,年出生,籍贯揭阳。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第三期画家、广东省青年美术协会会员、揭阳市青年美术协会理事。
创作感想
从东汉时期石狮的诞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成长和发展,从隋唐时期石狮的鼎盛到清朝的衰落,不同历史时期石狮的形象从侧面反应出当代的兴衰以及这一时期的精神面貌。现代中国石狮雄强、豪壮、庄重和威严,昭示着中华民族高昂的民族气质,也说明了中华民族如今崛起了,屹立于世界之巅,曾经沉睡的狮子如今已经觉醒了!《石狮》中的狮子气吞山河,威猛雄壮,正是反应了当代中国不可动摇的地位。
10
情满英歌
作者:黄健伟
黄健伟,年岀生,籍贯揭阳。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揭阳美术家协会理事、惠来县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创作感想
我的家乡惠来是革命老区,地处大南山南麓,枕山面海,这里物产丰富,地方文化特色浓厚。英歌舞便是人们最喜欢的文艺活动,在农村,英歌舞被群众看作是英雄的化身、吉祥的象征。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精神感受,英歌脸谱更具有艺术张力,使人着迷。每当春节,在葵阳公园文昌阁塔下,英歌舞在锦旗罗鼓八音配合下,威武壮观,以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把人们带进振奋激越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境界。
原标题:《“难忘乡愁”揭阳市美术作品创作大赛展(获奖作品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