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已进入冬天模式。近日,接二连三的冷空气持续“补货”,寒冷体验逐步升级。据揭阳天气消息,12月18日,揭阳气温将降至6℃,成为今年入冬后的第一波“个位数”气温。
随着气温持续走低,寒意渐增,从薄衣到棉服、冷饮到热饮,市民在消费倾向上的转变,推动揭阳“暖经济”迅速升温。记者走访了解到,冷空气的到来,“吹热”揭阳冬季产品消费市场,棉服外套、保暖衣、暖风机、电热毯等能够御寒的相关产品都迎来了销售旺季。
保暖衣物人气旺
12月12日,记者走访市区一家商超看到,冬季保暖用品都被摆放在货架上最显眼的位置。保暖内衣、棉拖鞋、手套、珊瑚绒袜子等御寒商品琳琅满目,款式应有尽有,吸引不少顾客驻足选购,有些市民手上已经拎满大包小包的“战利品”。
在“冬日新品”货柜前,市民周女士正在认真挑选款式可爱的帽子围巾。她说:“最近天气突然降温,小孩怕冷,要给他选购一些御寒装备,这样上学路上可以防寒。”
“店铺在刚过去的周末迎来了客流小高峰,多数消费者都是来买保暖衣物的,像羽绒服、摇粒绒上衣、针织毛衣等产品销售火爆,冬装销量与上月相比高出不少。”揭阳万达广场优衣库的店员表示。
取暖家电“上线”
除了保暖服饰外,取暖家电也成为冬日御寒“主角”,暖手宝、暖风机、电热毯等产品备受市民青睐。
当前,揭阳各大商场持续做好保障供应、保障民生、平抑物价等举措。某超市主管陈女士说:“这几天我们上架了多种款式的保暖设备,电热毯、暖风机的销量略有上涨。而且,现在市民朋友的安全意识比较强,都会选择购买安全性好、口碑佳的产品。”
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网络上一些“取暖神器”质量参差不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市民在购买、使用时,不要选购“三无”产品;同时,要规范操作,及时断电,切勿让“取暖神器”变“火器”。
火锅餐饮“登场”
在“冻人”的冬天里,滚烫的火锅成为不少市民的就餐首选。在市区各类火锅店门口,食客三五成群、蜂拥而至,沸腾的锅底翻滚着食材,一股暖意从舌尖开始升腾起来。
“这么冷的天,就想吃点火锅暖暖身子,而且多人聚在一起有人气也有热气。”刚吃完火锅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市区一家牛肉火锅店老板也表示,由于天气变冷,前来吃火锅的顾客明显增多,最近员工常常忙不过来。
火锅店门庭若市,菜市场、超市里的火锅食材、火锅底料等商品也迎来销售高峰。在新亚超市内,记者看到牛羊肉卷、丸子、番茄汤底等火锅食材已大量上架售卖,品种齐全可供食客挑选。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民众消费观念和习惯不断更新,众多商家紧跟民众消费需求,抓住“冷”天气商机,将“暖”产品带入民众生活,既带动揭阳消费活力,也让“冷季消费产品”在冬日里持续升温、温暖市民。
陈婷婷
吴妍萱
陈婷婷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