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15日下午,揭阳市揭东区第三中学杨燕苹老师主持申报的揭阳市物理学科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师对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中期检查会在三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揭阳市教育局教研员卓勃涛老师、揭东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郑晓楷老师等专家莅临现场进行指导。揭阳市揭东区第三中学教科室张木生主任及全体课题组成员老师到场参加。
本次中期检查会由揭阳市揭东区第三中学教科室张木生主任主持。检查会首先由主持人杨燕苹老师从课题概况、目前课题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今后的方向等五大方面进行了汇报。
三位专家认真听取了课题主持人杨燕苹老师的课题研究汇报,随后三位专家对课题资料和成果进行详细的检查和交流,并对课题展开了专业细致的评价与指导。专家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团队扎实的工作和显著的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课题选题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立足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二,课题目标明确,有深度;第三,研究过程思路清晰,有反思,有应对策略,有及时调整方向。
此外,专家们高屋建瓴,对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从宏观和微观上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让课题组成员对本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的研究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初冬暖阳,大地流金。11月15日下午,揭东区高中语文教研中心组课题《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的中期报告会在揭阳市揭东区第三中学举行。揭阳市教研室教研员卓勃涛老师、揭东区教研室教研员黄礼永老师,郑晓楷老师等专家莅临指导,揭阳市揭东区第三中学教科室张木生主任以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中期报告会由揭东三中教科室张木生主任主持,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课题主持人阐述报告,第二阶段由专家检查课题资料并点评指导。
课题主持人柯银如老师就“课题的简介”“课题研究情况”“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疑难困惑”及“课题研究的后期设想”等五个方面进行中期汇报。重点讲述了本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及取得相关成果,一是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学观念,强化成员的理论基础,形成有针对性的调查报告;二是进行调查研究,在有效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师、生在大单元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初步的解决策略;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如教学观摩、跨校研讨、专题讲座等,构建课题交流平台,共赢互惠,各成员在学习碰撞中提升,尝试了一系列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并进行了大胆实践。在此基础上各成员撰写了多篇与教学实践相关的论文。柯老师肯定了本课题取得的阶段性实践成果,坚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前景,不仅学生受益,教师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内化下,能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升华自己的教学特色。当然,她也指出,课题研究中也出现了相关问题,希望在接下来的实践中能有效解决,在课题研究后期继续完善相关实践研究及过程性资料。
在听取了汇报后,郑晓楷老师指出课题应重视研究途径,有理有据地实现研究目标。卓勃涛老师用“撒网”“收网”的生动比喻,强调了课题后阶段应不忘课题研究初心,主抓课题实效的重要性。黄礼永老师肯定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及课题组成员的辛勤付出,指出中期报告的几个亮点。一是问卷调查的调查涉及面宽广,既有本校的师生,也有不同层次的外校师生,取样有效;二是理论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相关的理论能有效指导成员进行课题研究;三是共赢互惠的理念,本课题关涉教师和学生的进步,更进一步讲,能辐射本校,外校的师生;四是能客观列举研究中遇到的困难,目标明晰。同时,他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课题组在后阶段的研究中,注重“本土”,注重“特色”,使本课题更具基础性意义,最好能在学生、教师的实践成果上,增加学校、区级层面的影响力,拓宽视野,多总结反思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形成过程性资料,形成经验,构建模式,用“大”单元真正关照语文核心素养,让研究意义落实在教学实践中。他提醒课题组成员要及时充实过程性资料并表示对课题成果充满期待。
金黄的稻谷终能见证耕者的辛劳,有付出必有收获,有交流才有进步。通过本次中期报告会,教师们目标更笃定,一步一个脚印,接下来聚力做好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序列化研究,形成有效的教研资源,让教研引领学生、教师、学校、本区教改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