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在我国的经济各个领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商业规模都占据全国首位,但发展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那就是省内各区域的发展水平是全国各省中最为悬殊的。就从工业规模而言,一个深圳市的营收就能抵得上非珠地区12各城市的总和。
年前5月广东省及其各城市的规工营收已出炉,这基本上已经定局全省各城市上半年的工业运行,以及经济总量走势了。下面我们就来通过具体数据来一起了解下。
广东全省工业运行情况到年前5月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已经达到了6.26万亿元以上,超过了第二省江苏达亿元,工业实力惊人。同比年增长了15.44%,年均增速7.44%。广东省是对外货物贸易第一省,受疫情影响要比其他省更大,所以这样的增长情况可以看出广东省工业的韧劲还是较强,基本上是抵御住了疫情冲击,稳步上升。
这里要说明,年上半年疫情让各地工业营收影响颇大,所以同比去年会有所失真。同比年可以更好观察2年以来常态下的工业运行状况,以及各地的工业抗风险能力等。下面提及的各项增速均为同比年。
四大工业城市表现都较为一般广东省的工业规模全国居首,主要是来自头部城市的贡献,广深、莞佛四大城市的工业营收都要位居全国前十之列,可见实力之雄厚。
其中深圳市在四大城市中又是工业规模遥遥领先的,在年1-5月规工营收达到.9亿元,要高于排名第二的东莞多亿元,也高于广州市近6千亿元。
不过今年前5月四大城市的工业运行都相对一般吧,除了广州市增长17.55%,略高于全省,其他三城的增速均不及。其中东莞市仅只有7.26%,相对低迷,所以它的规工营收也只高于佛山市亿元左右了,未能拉开差距。
珠三角其他城市整体增长有力除了四大城市以及珠海市可能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外,珠三角其余城市近2年的规模以上工业营收的增长还是比较给力的。像中山、惠州、江门和肇庆等市的同比增速均达到20%以上。这些城市的工业实力加强有助于珠三角地区全面发展。
其中肇庆市一直是珠三角地区实力偏弱许多的,但在近两年以来明显开始发力了。在前5月肇庆市的财税增长就非常出色,其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同比增速也达到24.92%,达到亿元,在珠三角地区增长第一。加上汕头市的较低增速,所以肇庆市的工业营收已经极其迫近汕头,仅相差不到20亿元,在后面几个月有望反超。
粤东城市相对低迷在广东各个区域板块中,近两年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吃力的应该还是粤东地区。从年1-5月的财税增长来看,粤东整体增速是最低的,从规模工业营收情况来看同样也是如此,整体要比其他区域增长慢许多。
汕头、揭阳、汕尾等城市的增长率均不到10%,而潮州市更是同比下跌了10%以上。这是2年内的增长情况,不涨反跌令人大跌眼镜,何况又不是像珠三角核心城市那样直面疫情冲击的,所以应该还是有内部经济和工业领域自身问题吧。
非珠地区部分城市实现工业起步但非珠地区也并非都像粤东城市那样低迷,尤其是山区城市和阳江等,均出现了工业起势的状态。这些城市原本都是广东省内工业较为薄弱的,要比粤西双雄和粤东的汕头、揭阳等城市要弱不少,但在近些年持续发力后,已有后来居上的态势。
首先是清远市的经济各领域发力非常明显,其规模以上工业营收在今年前5月同比增长又高达46.39%,营收达亿元,超过了茂名、揭阳等市,排名上升到全省12位,并正在迫近湛江市的工业规模。
其次是工业规模更小的阳江和韶关两市也是增长迅猛,其中阳江2年内工业营收增速达到惊人的.67%,营收规模从年同期的.54亿元迅速扩展到今年前5月的亿元,省内排名也从2年前的18位,上升到年前5月的14位,而且还超过了,粤西工业城市茂名。
韶关市因为增长43.21%,所以其营收也达到.72亿元,反超了河源与潮州两市,省内排名上升到16位。
最后请大家通过下表具体数据来观察广东各城市1-5月的工业营收状况: